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上海市创造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张雷:可信AI引领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5-08-11 阅读次数:109次

可信AI引领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自: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_张雷专访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低空经济正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战略新高地。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驱动力,可信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低空产业的发展逻辑?中国又该如何把握"北斗+5G+可信AI"的技术优势,在智能空域时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近日,中教全媒体专访了上海市创造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张雷,深度解读可信AI如何重塑低空经济新格局,并阐释中国在这一战略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治理智慧。

上海市创造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张雷

 

可信AI技术内核:构建低空经济的“安全基座”

作为可信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上海市创造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低空经济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张雷首先阐述了可信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涵。他指出,就可信人工智能技术内涵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输入输出内在特征关联和逻辑推理的可解释性、符合预期的系统可靠性与鲁棒性、基于海量数据的隐私与安全、影响决策偏差的公平性与无偏见。他表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正是呼吁可信人工智能高质量赋能社会治理和行业应用治理实践。

谈及低空经济,张雷教授认为其产业生态主要包括以新兴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装备、信息基础保障的低空设施、飞行活动安全的管理保障和行业应用的市场开发等四个层面。他指出,这些领域都与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和数据紧密相关,更是可信人工智能创新实践的重要交叉方向。并强调,这种深度融合将有效促进低空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从科幻到现实:低空经济重塑文明演进的新维度

对于低空经济发展对人类文明演进的意义,张雷教授提出了深刻见解:"人类文明演进至少应该包含新质生产力,因为新质生产力是调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最优解决方案。"他指出,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低空经济,其实早已深入人心。1997年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已展示和描述了低空飞行器在城市中穿梭的场景。说明人类对低空技术的想象由来已久。

“人类有智慧开发低空产业,有胆识接纳低空服务,有勇气面对低空安全。”张雷教授表示,低空经济伴随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而生,既是人类技术创新文明的探索,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观点从文明演进的高度,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

“北斗+5G+可信AI”:中国低空智能的破局之道

在谈到中国在低空智能时代的机遇时,张雷教授特别强调了"北斗+5G+可信AI"三位一体的技术优势。他指出,低空智能需要依靠飞行控制器、姿态传感器、高度计等硬件设备,配合控制算法软件和实时控制器系统来精准解算飞行姿态和高度,进而实现自主起降、悬停避障等复杂功能。

“中国的低空产业已全面部署,并逐步主导行业的话语权。”张雷教授指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基础设施和可信人工智能等所构建的三位一体技术创新生态已初见成效。他回顾了中国物联网自2008年崛起以来的技术积累,并表示,近20年来,中国全面完成了智能感知、实时监控与跟踪、导航与路径规划、通信与数据传输、环境感知与避障等技术储备和自主开发。

"这正是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破局点,更是巨大引擎。"张雷教授充满信心地表示。他认为,在欧美主导了航空与互联网规则制定的背景下,中国完全有可能依托这一技术生态实现低空智能时代的规则话语权突破。

结语

在全球空域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中国凭借“北斗+5G+可信AI"”的创新矩阵,正在开辟智能空域发展的新范式。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技术协同不仅将推动中国实现从技术应用到标准制定的跨越,更以"中国智慧"重新定义全球低空治理的框架。在这场文明维度的空间革命中,可信AI赋予的中国创新自信,正推动着全球低空治理体系从单极主导迈向多元共治的新纪元。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