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透着创造的活力—学会组织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有感
发表时间:2013-02-04 阅读次数:1998次

透着创造的活力

——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今年一月底, 学会组织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近三十名会员,不畏严寒,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活动,大家感到,虽然是参观当代艺术展览,但感受到创造的活力,体会到创造已经走进了生活,走进了当代艺术。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原世博会“城市未来馆”,这里原是上海南市发电厂,1897年,就是由该厂发电,点亮了“夜上海”。现在改建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开馆首展,是第九届“上海双年展”。这届主题定为“重新发电”, 其用意不言而喻———希望这里能像当年点亮“夜上海”一样,“重新发电”后能成为城市思想的策源地、城市文化能量的“发动机”。展览由四个板块组成:溯源、复兴、造化、共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用四个楼面展出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98组艺术家的作品。

       传统的观念,美术是通过色彩、线条来展示的,但当代艺术似乎用创造成性思维突破了这一陈规旧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负责人李向阳就曾经这样说过:“顾名思义,当代艺术是指今天的艺术或是艺术在当下的实验、探索,是特定时间段的产物。它所采用的艺术语言、样式与所谓的传统、经典不一样,一方面关注社会、生活、个人体验,一方面采用新材料进行语言上的创新,未来与观众还将形成互动关系。用褒义词概括叫做‘创新’,用中性词概括叫做‘颠覆’,用贬义词概括叫做‘乱来’”。在这里,不仅有色彩、线条,更多的是生活物品的组合,活动场景的显现,各种器具的排列……,组成了一个个艺术作品,立体地呈现在你的面前。譬如,一个整齐排列、袖管相连的雨披方阵;一组类似秦僮、却是当代时尚女性的石膏像;一叠椅子突然凌空而下,然后又轰然升起;一个表现石膏墙面受力后呈现的有机纹理;一组打印机合奏的奇妙音乐;一个犹如千手观音,挂着各种生活物品的大铁架;一簇乱箭密集发射后形成的壮观排列;一个山村人家的客堂、灶房和卧室……,等等,你用传统的视角,可能会莫名其妙,然而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它们已经流行于世界。你只有用创造的理念,去细细品味,这样就会丰富和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增强我们的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源头活水。

     如果说双年展是展示近年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作品,那么位于七楼的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那就是国际顶级超现实主义艺术名作,每件作品都价值连城。它由六个篇章组成,各篇章的展览内容都包括以下几项:至少一部大屏幕的影像作品,以及绘画、雕塑、摄影、建筑模型和手稿等。在这里你会体会到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艺术。    

                                                                                                                                                        (亚夫)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