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探讨
纪念上海市创造学会首任会长邓旭初同志
发表时间:2012-11-04 阅读次数:2208次

    2012年10月22日晚,上海市创造学会首任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邓旭初同志因病不幸逝世。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这位为高校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党员。

  邓旭初同志17岁投身革命,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历经战火的洗礼,矢志不渝。1954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1977年至1986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1986年担任上海市创造学会首任会长。以邓旭初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人,带领校党政班子,锐意改革,励精图治,走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列。在品读气势恢宏的历史长卷过程中,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今天,我们纪念、缅怀邓旭初同志,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精神文化,接过前辈的薪火,继往开来,续写新时期新的辉煌。

  第一,要传承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改革精神。文革刚结束时,学校百废待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邓旭初率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在全国高校率先实行定编、定岗,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打破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解放了生产力;恢复了理科和管理学科,开设文学艺术课程,带头引进、建立一批高、新、尖端学科,迈开了由单一性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步伐;突破关门搞科学研究的封闭状态,倡导科研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探索产学研结合打下了基础;大力恢复老交大教育传统,全面稳定教学秩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上海交大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全面改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开创了科研新局面,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肯定,改革经验被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三次的《政府工作报告》。1985年,交大接受香港包玉刚先生1000万美元的私人捐款,建造了图书馆,为新中国高校的引进外资办学开辟了先河。同年,交大开始建设闵行新校区,比其他高校提前十年进行多校区办学和管理探索,为交大开创新的百年辉煌开辟了广阔的办学空间。

  第二,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工作理念。邓旭初深知办学之本在人才,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美德,在高等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刚任学校党委书记时,全面贯彻中央精神,拨乱反正,与党政班子一起冲破“两个估计”的思想禁区,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引进和使用人才的重要准则,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释放。1977年秋,学校竣工一幢宿舍楼,教职员工从上到下都十分关注这幢住宅,希望能分到一套。学校党委没有同意按年龄资历排队的分房方案,将95%以上的住房分给了当时担任教学重任又住房拥挤的讲师们。后来,这幢宿舍楼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讲师楼”,成为交大尊重人才的历史见证。

  第三,要弘扬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特色。1978年,还在中美正式建交之前,邓旭初就在中央领导的批准下,组建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高校代表团出访美国,架起了上海交大与海外校友、学者交流的桥梁,开通了从海外引智和引资的道路,被称为“中美高等教育界破冰之旅”。邓旭初清醒地看到中美高校存在的巨大差距,回国后下定决心要把交大搞上去。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1984年,在邓旭初的倡导主持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成立,将交大的海外校友团结凝聚起来,这也将我国高校校友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年来,广大海内外校友传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尽己所能,或慷慨解囊,或牵线搭桥,或献计献策,为促进交大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高等教育也进入由大变强的历史跃升期。我们一定要回答好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之路的时代命题,要思考好如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今天的高校,一定要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学校的所有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逐步形成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堪当国家民族重任的栋梁之才。一定要传承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改革精神。始终把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师资分类发展的院系综合改革,以学术评价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协同创新,深化科研组织模式的改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把人才强校作为主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本”,完善“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努力造就具有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队伍,为学校长远发展积聚起一支宝贵的力量。一定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着力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竞争能力,勇于冲击国际学术前沿,努力搭建国际学术及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一流大学建设开创更宽更广的舞台。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虽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贡献,但传承文化、发扬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