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ITASC2025“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成功召开
发表时间:2025-05-22 阅读次数:129次

5月16-17日,由同济大学、上海市创造学会、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国际会议(ITASC2025)在同济大学衷和楼召开,会议由同济大学大学交通学院承办。

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超过15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论文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巴基斯坦、苏丹、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美国等8个国家的学者与行业专家提交了论文。

开会期间受到了校友、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会议第一天进行主题演讲,第二天为论文作者报告与优秀论文评奖。来自海内外10余位行业内专家和学者受邀在会上作了keynote speech 演讲。

大会特别邀请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Chen Yinong教授、巴基斯坦Ghazi大学计算机科学与IT系主席Hafiz Gulfan Ahmad副教授、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的Andrea D’Ariano教授、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汤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保丽霞、上海特弗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陈仁昌等众多学者,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大会特别邀请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Chen Yinong教授、巴基斯坦Ghazi大学计算机科学与IT系主席Hafiz Gulfan Ahmad副教授、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的Andrea D’Ariano教授、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汤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保丽霞、上海特弗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陈仁昌等众多学者,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会议开幕式上,大会主持人、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曾小清教授向与会嘉宾表达了欢迎和感谢,也衷心祝愿与会者能在两天的会议里能有所收获。曾小清教授介绍了会议流程,其中第一天为主旨报告论坛,第二天分为论文作者论坛。

会议围绕“数字赋能”、“城市更新”等研究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将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学科前沿成果、产业技术现状联系起来,从而为政府、企业、高校、学者提供广泛思路。

随后,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朱兴一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作了致辞,她指出智能交通是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产物,其融入了大量高端科技,如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等,将这些技术进行科学的整合,运用到城市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可实现全方位、精准、有效、即时的管理。而智能交通的发展目标与智慧城市的内在需求高度契合。本次会议在这样一个契机基础上,将着重关注城市智能交通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概念的兴起,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这些概念的落地执行者,未来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会三个主旨报告分别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Chen Yinong博士的“Teaching RISC-V Computer Organization in Visual Simulation”、巴基斯坦Ghazi大学Hafiz Gulfan Ahmad副教授的“AI for Real-Time Air Pollution Prediction”、同济大学曾小清教授的“数字与AI驱动的韧性轨道交通系统安保环保”。三个报告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工程技术中的不同问题及解决方案,学科的交叉让听众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随后,来自国内外数十位学者分别作了精彩汇报,汇报主题覆盖新时代下建筑、交通、智能技术等方方面面,在国家大力倡导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双碳减排等大背景下,如何拓展传统工业高质量发展、装上高科技的翅膀,成为当下传统工科思考和实践的必经之路。

下午16:00、欧洲时间早上10:00,来自罗马第三大学的Andrea D’Ariano教授带来了题为“Train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passenger flows during disturbed operations”的报告,也是本届大会的压轴报告。Andrea D’Ariano教授从非常独特的角度对报告内容作了介绍,并与与会者作了交流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