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2025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上海赛区圆满落幕
发表时间:2025-05-30 阅读次数:335次

2025年5月24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上海市创造学会承办,上海梓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协办的“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上海赛区圆满落幕。来自全市各区的800余名科创少年、六区教委裁判齐聚紫竹,以“芯”为笔,书写通信科技的创新篇章!

比赛正式开始前,承办单位上海市创造学会秘书长、学会挂靠单位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曾小清教授寄语:上海市创造学会将打造上海市创造学会青少年的品牌活动,打造青少年专委会两个品牌活动“中国芯”和“金钥匙”。感谢大家前期的努力使本次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创新大赛上海选拔赛得以顺利开幕。今天的比赛组织,我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引导,月背溶洞芯片实验比赛在三楼、未来新世界课题答辩在四楼。祝愿本次中国芯创新选拔赛圆满成功、选拨出优秀作品进级国赛,为同学们助力梦想实现,助力同学们进入梦想的大学,在此也欢迎参赛小选手们以同济大学为目标,加入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的学子队伍。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地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图片,这一壮举揭开了月背神秘的面纱。嫦娥四号的图像展示了月球背面的陨石坑,显然这片土地遭受了众多陨石的撞击,伤痕累累。嫦娥四号还成功采集了月背的土壤样本,在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人们惊喜地发现月球背面蕴藏着众多未知的金属宝藏。这些金属或许源自月球深处的矿脉,或许是外来陨石所携带的馈赠。月球背面就像是一座被宇宙风暴洗礼过的宝库,充满了未知的奥秘和无尽的可能。比赛以未来中国在月球背面天然的溶洞里利用探测小车为建设月球基地做前期勘探工作为虚拟背景。中国自主搭建空天通信网络,依托此网络通过自主开发的数传、图像与测量、遥感等技术在溶洞内进行自主探索和物资采集。比赛希望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教育引导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促进通信、航天等科学的普及,提升青少年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青少年对通信工程和相关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大赛上海赛区聚焦振“芯”科技——通信智能技术创新赛  “月背溶洞探索计划”、推陈致“芯”——通信科普创意设计赛  “未来芯世界”两大赛道。上海作为全国科创中心,不仅要突破“卡脖子”技术,更要培养“卡脑子”的创新人才!这些少年让我们看到中国芯的未来。作为教育部认证的优秀白名单赛事竞赛,中国“芯”具有成熟的全方位评估标准,比一般学校的素质教育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考生参加中国“芯”赛事获得奖项,可以拓宽升学路径。中外名校都更青睐在某些领域有学科特长,有竞赛奖项的考生。高三学生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特殊招生时可以增加筹码,提高录取率。

比赛采用实物探测小车进行竞技。通过通信领域中图像与测量、测控数传等技术的应用(编写程序使其自动运行),探测小车在天然溶洞一般的月背迷宫内自主探索出口,准确地识别和拾取中途遇见的未知物资,并将物资运送到出口。选拔赛任务与国赛任务相同,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技任务。

比赛中,小伙伴热情高涨,冷静沉着,奋力前进,留下了一道道靓丽的青春风景。

 

 

 

 

 

 

竞赛形式:现场设计与实物竞技。

操控形式:自动运行。

赛制类型:单人赛。

竞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中专、职高与高中同组竞技)。

竞赛总时长:现场设计45分钟,实物竞技180秒。

操作流程:现场设计结束后,统一调试、实物竞技。

现场设计的模型使用三维评分软件自动评判。实物竞技每名选手有2次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记录为最终成绩。

 

下一站:全国总决赛!

上海赛区优胜选手将参加全国总决赛,与各地科创少年同台竞技。期待上海学子再创佳绩,让中国芯闪耀世界!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