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探讨
好的阅读启迪思考
发表时间:2022-08-29 阅读次数:2226次

中国人自古崇尚与向往“耕读传家”,雪窗萤几,知书达理;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培养起了读书的兴趣,读书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尤其喜欢读屈原,独有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特别适合在凉风习习的秋夜赏读。我喜欢鲁迅如同喜欢秋天,他的日记、书信,还有小说和杂文,无一不属于秋夜。在天高气爽的秋夜,静静地读屈原、读杜甫、再读鲁迅,你就能悟出生命的真谛。

读书应该是在内心举行的净身仪式,一种静观之美,尝试重建一种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美学理解,通过阅读,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人生的经历;在阅读过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遇到一个不同以往的自己,这是读书的最大快乐。有人会问:阅读真的如此神妙吗?绝对没错,你一试便有体会,而且会渐渐上瘾,便形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是救赎自己,人人阅读更是救赎世界!

经典著作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更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读经典能够照亮人生的前程,多少杰出人物孜孜不倦地阅读,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将自己的人生汇入了历史长河。阅读经典可以跨越时空,与先贤圣人对话,贯通人类文明史。近些年来,阅读经典的传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甚至有些中文系的大学生连《红楼梦》也没有读过,更别提什么《浮士德》、《战争与和平》等经典名著了,缺失了中外名著的学习,又何谈打好扎实的文学功底?又何来文学艺术的创造力?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延长或增加幸福感,增强对自我的信心,唯有阅读。读一本好书能够延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一段美好的休闲时光。大家应该知道,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用系统的知识结构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决不是通过碎片化的微阅读就能解决问题的。读书的终极价值,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信息,了解各种生活的技艺,更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及思考能力,从而拥有高雅的气质,意欲温和、洞彻事理,保持心底纯净,生命活泼不怠。

乐在读书,绝非是轻松地用读图来替代读书。虽然,读图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感官享受,迎合了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 “读图”式的微阅读,如儿时的看图识字一般,又如何真正地获得学问,长此以往,会大大地损害我们的思考能力。试想,如果李白用图片而非诗歌语言来直抒胸臆,今天的读者是否还能感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试问,如果司马迁用图片而非文字著《史记》,我们是否能深刻了解3000多年的历史呢?

农耕文明时代产生了老子、孔子和庄子等圣人,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思想巨人;工业文明时代产生了萨特、博尔赫斯和艾略特等更多的伟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如果不沉下心来,很难诞生杰出的思想家。更严重的问题是消解了人们深入学习的心态,蜻蜓点水,不求甚解,又何来创新突破?

我不一概反对读图,大家要明白:读图只是读书的一种补充,如书页中恰到好处地插图,既能使版面生动,又能让读者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可眼下处处碎片化的微阅读,借网络短文、视频、图像等获取信息,是实用性和消遣性的所谓阅读方式,阅读领域的快餐,喧宾夺主挤掉了正餐,读者不再进行深入的思考。现在,人们都知道快餐就是垃圾食品,可有又多少人明白,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危害人的心智健康,严重性更甚。沉迷于手机的“微阅读”,久而久之,不仅你的生活状态被手机改变了,更严重的是你的思维方式也碎片化、表层化了,甚至毁了你的“三观”,因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宇宙、自然和社会完整的理解及统一的观念,这种碎片化的阅读,一切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导致你支离破碎地看待自然和社会,这种危害性不可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信息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一个“快”字,拼速度透支生命,更严重的是透支了社会生态,殊不知“快”也意味着转瞬即逝,身后一片废墟。当下的年轻人喜欢在手机上划拉着读,两三下就完事,这种草草的浅阅读,只能得到一些碎片化的讯息,知道的快、遗忘的更快,又如何能提高人们的思维判断能力。眼下弥漫着浮躁之气,因为强调“快”,什么都要“抢”。抢出名、抢学位、抢挣钱,等等,抢衰了精神,抢空了心灵,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只会浅阅读的人,读书没有引发思考、感悟人生,无助于进步成长,同样是肤浅的、没有未来的。

智者经常告诫我们:“认识你自己!”如何认识自己的缺陷甚至是无知,阅读沉淀人类智慧的经典著作,就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路径。提倡主要的精力放在读经典的书籍上,海明威曾有这样的描述:“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暗示着他笔下的文字,你只看到了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文字隐含的思想。经典具有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巨大的思想力和影响力,持之以恒与智慧大师对话,便可不断超越生命的局限,让内心越来越敞亮,灵魂越来越纯净,精神越来越高尚;与思想大师交流,方能透过现象、直抵事物本质规律的知识。因此,阅读经典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同时,更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启迪心灵的书,就是必读之书。假如不读书,心灵如荒漠,读书人心善,心善者必有福报。读书如浇灌心田,诗意盎然。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读书立志,愈早愈好。勤学乐读的人,永远在上升的曲线上。喜欢读书的年轻朋友,我给大家推荐费迪曼写的《一生的读书计划》,其中列出了100种经典著作,读之受益匪浅。净手拜读经典,用一颗纯净、高尚的心去读,不是跪着读或是趴着读,而是恭恭敬敬虔诚地读,否则,你只能看到思想大师的脚跟,至多也就是膝盖,看不到他们深邃的智慧眼光,就不会有建树和超越。

读书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今后才能走上康庄大道。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才能树立起端庄大气的形象。读书是由苦到乐的过程,开始觉得很苦,那是因为你没有读进去,一旦进入,其乐无穷,是世间第一乐事。读书也是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读薄,是指领会要义、取其精华;读厚,是指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书要读薄,就必须钻进去,不能浮光掠影,再把书读厚,又应该跳出来,深入思考问题,“学而不思则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书读活了。

万师之表孔子曾为我们的学习,列出了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为首,博览群书,开卷有益;其后,依次是:“审问”、“慎思”、“明辨”,最后,还要“笃行”。读书不是简单地把书装进脑子里,那是电脑的功能。我们读书是要用心领会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实质,如明镜高悬,照彻我们的灵魂,才能像人一样真正地活着!

遇见好书如交挚友,一生相伴而行,不离不弃。愿大学生们把读书作为一项人生的基础工程,这样才能支撑我们的宏伟理想。书与我们共享事业和成功!

“与大学生谈读书”交流发言摘要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