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探讨
接过父亲奇妙的书
发表时间:2017-09-20 阅读次数:3881次

曾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徐章英研究员问我:“你看了什么奇妙的书?”我看了我父亲睡着前经常看的一本书,清朝黄元御编著的《周易悬象》。以前,我父亲早晨4点起床练武术, 我5点起床,父亲已在仔细研读《周易悬象》,字里行间还写了很多体会。父亲对我说:“这是一本奇妙的书”。学生时代,我浏览过《周易悬象》,我发觉就是一部天书,看不懂。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再看此书,有了哲学、数学基础,我有了新感觉。发现《周易悬象》确实非常奇妙。

学习《周易悬象》,关键是学习其内核层,通过象的形式层感悟其内核层。奇妙的是,内核层与形式层的区分,只是逻辑上的,而非现实上的,只能靠感悟感知,而不能靠直接观察。只要用心去学习和研究《周易悬象》,能觉知到这一逻辑,觉知其内核的存在。我觉知:《周易悬象》就是由不同人、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阶段的具体的形式而构成,内核隐藏在形式之中。

《周易悬象》一书,阐发了阴阳八卦爻辞变化之理。其训释以观象为主,其观象以《说卦》为主。

形式层能清晰表达内核层。观象可以了解人体内在变化情况。

卦象系统奇妙无穷

记得在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上,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佐川英治教授,对卦画、卦象、观象等与我的理解有不同,我与佐川英治教授商榷。我认为卦画和卦象都是数字,是数字编码,而非一般的符号。成卦历程是一个数学运算的过程,函数求解的过程。周易的内核就完全表达在易经的卦象之中,文字只是对卦象的释读和说明。而他觉得卦画和卦象是符号,观察不到卦象就认为不存在,没有文字就没有意义。我认为:经卦、重卦时代,记载形式上只有卦象,而无文字。 从西周开始出现文字化的卦爻辞。《周易》中的卦象比卦爻辞和易传更有意义,卦象系统是为宇宙建立了的一个方程式,有无穷解,奇妙无穷,妙趣横生!

卦象系统本质是数学、数字。

每一爻是一个数,每一个卦也是一个数。每一爻每一卦都是包含阴阳两种元素的,没有纯粹的阴爻阴卦,也没有纯粹的阳爻阳卦;每一爻每一卦,都是动态的,而且内置动力,变化的动力来自内部;每一爻每一卦都包含着人的心性因素,其吉凶最终都取决于人心,人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心性与道德。

数字包含变化的动力,数字还包括人的心性因素,包含着人心。2的3次方是8,2的6次方是64,经卦共有8个卦象,重卦共有64个卦象。与经卦是三画卦,重卦是由两个三画卦上下相重而组成的六画卦不谋而合。数字是稳定的,数学运算也是超稳定的,2的3次方是8,决不会是9;数学是抽象和超脱的,数字是对现实事物的抽象,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数字的。抽象数字能够超脱于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数学是人为和假设的,是对现实世界观察思考的结果,数学本质上是心学,源自人心。数学不是一种真实存在,而是一种人为假设,人为设定。卦象系统在中国文明中占据源头和核心地位。

卦象系统不是神,是神的工具和智慧

阴阳八卦爻辞变化之理,最复杂的,最深奥难懂的。一是阴阳混杂,二是运算模式、动力混杂,三是心性混杂。数字与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的观点得到清华大学人文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赞同。卦象系统是人心与世界的联系体,人心占主导,人心决定世界。人的心性、人的态度和行为决定阴阳八卦变化。卦象系统有两个作用:一是让我自以为非;一是让我深刻的发现中华文明工具、智慧领先性和中华文明思想价值。人类只是卦象系统进化中的一个工具,卦象系统有生发万物、使万物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机制和原动力,这种中华文明基因一定会引领世界文明发展,创造新的辉煌、新的奇迹。

我赞叹文、周、孔子三圣传《易》,感恩黄元御编著的《周易悬象》,使我的爷爷、父亲能阅读到《周易》、《周易悬象》如此玄妙的书。如《周易悬象》中的乾卦,乾下乾上,有元、亨、利、贞,《易》理之玄,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了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为复兴中华文化、文明,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呕心沥血、奋发图强。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信息、移动互联网、智能工程时代,如何从中华文明经典中古为今用、吸取精华?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经典文化?我一直在思考、探索:我发现冯嘉礼教授的属性论方法对解读《周易悬象》提供了重要途径。卦象符号映射卦爻辞意义,通过冯教授属性论方法大计算、云数据,卦爻辞意义更符合客观存在。物质的组织原理,系统发展规律,它有时无形无象、无所不在,但存在于自然的每一个物质系统当中。运用属性论方法,集融智学等大成,把字、式、图、表、音、像、立体乃至活体等信息在形式类型上可数字化、在概念内容上可属性化、在本质关系上可序位化,把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大数据、GPU结合起来,不断进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和深度自动编码器,改变能力单一,不能进行多任务的学习的问题,在误差的反向传播算法、监督学习算法基础上,充分运用特征提取加推理的小数据学习算法,解决好数据层到语义层语义鸿沟问题,获得强大的泛化能力,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积极倡导顶级行业专家的高度参与、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的普及发展,软硬件资源开源开放,为实现产品性能的快速迭代节省大量时间,为中国智能制造开创新模式、新手段、新业态,持续大幅降低体制确立、运行和改变所耗费的资源,获取对自然、社会、人体更本质的认识,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奠定基石。

 

(沈金龙)

Copyright 2012 上海市创造学会   沪ICP备18002265号-1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